<dfn id="gcme6"></dfn>
<dfn id="gcme6"><i id="gcme6"></i></dfn>

<span id="gcme6"></span>

      1. <dfn id="gcme6"></dfn>

      1. <noscript id="gcme6"><i id="gcme6"></i></noscript>

          四個“黃金十條”招商政策

          2020-04-16 23:34來源:兩江新區

          2017年8月8日,兩江新區發布四個“黃金十條”招商政策,以吸引海內外投資,打造中西部重要投資目的地、人才目的地。

          一、出臺政策的必要性

          一是兩江新區促進產業發展尤其是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需要

          兩江新區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肩負國家賦予的“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基地”、“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范窗口”五大戰略定位和國家戰略使命。

          經過七年發展,兩江新區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的形態建設,轉入以產業功能為主的業態建設的關鍵時期。按照“集群化招商、基地化布局、特色化發展”思路,新區以“311”產業體系為主業態,雖然7年累計引進項目超過3000個、協議投資額超過1.1萬億,其中三大傳統優勢產業和十大戰略新興制造業和十大戰略新興服務業投資額達到6000億元,但離“加快率先”、“引領輻射”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需要用更大的力度來推動更好更快的發展。

          同時,隨著中新示范項目核心區、自貿區核心區、自主創新示范核心區等落戶兩江新區,國家使命和戰略機遇也要求我們必須集中要素優勢和優惠政策大力發展兩江“311”主導產業,特別是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和經濟快速轉型升級,發揮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承擔起重慶開發開放的戰略支點作用,成為“一帶一路”經濟發展和東西開放的重要引擎和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上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排頭兵。

          二是兩江新區主動適應國際、國內招商引資新變化的需要

          金融危機以來,歐美等國日漸認識到制造業對于國家競爭力和就業的重要性,相繼實施制造業回歸計劃,提供了減稅、降低成本等優惠政策;東南亞等國更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更加優惠的招商政策對外商投資發揮了更大的吸引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難度加大。國內各地政府根據國發〔2017〕5號、國辦發〔2017〕7號也紛紛出臺了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招商競爭日趨激烈。

          三是兩江新區推動招商引資規范化的需要

          過去各地在招商引資中大都政策不透明,對政策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將招商政策公開化、透明化,是實現招商引資行為規范化,打造公開、公平、公正的誠信政府的必然需要。

          二、政策特點

          4個政策體現了“最明”、“最簡”、“最惠”、“最特”、“最易”等五個特點。

          (一) “最明”方面

          4個政策適用范圍明確、目標導向明確、發展階段明確、政策門檻明確、政策額度明確,企業各階段能享受的扶持一目了然、明明白白。從適用范圍看,4個政策均適用于兩江新區直管區范圍內注冊、經營、納稅的企業,兩江新區1200平方公里范圍內三北地區的其他區域參照執行。從目標導向看,制造業政策致力于進一步提高兩江新區制造業發展水平,引進培育汽車、電子、裝備三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新興制造業企業,打造內陸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總部經濟政策致力于鼓勵跨國企業、大型企業集團、行業標桿企業在兩江新區設立總部,打造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開放型總部經濟功能性中心;金融業政策致力于加快各類金融業機構集聚,打造國內重要的功能性金融中心核心區;科技創新政策致力于進一步提高重慶兩江新區科技創新水平,聚集科技型企業,西部創新中心的“窗口”、長江上游創新中心,構建中西部地區最優的科技創新生態。

          (二) “最簡”方面

          一是簡潔。4個政策將對企業全生命周期多方位的扶持進行了歸類提煉,將兩江新區現行的先進制造業、金融業、創新創業、知識產權、人才、上市等多個優惠政策整合優化凝練為 4個辦法。二是簡短。辦法每條政策措施均以條目形式展現, 4個辦法,每個10條,字字珠璣,言簡意賅,簡短但不簡省。三是簡單。著重避免了多大話套話空話的通病,使用淺顯的文字,每條均使用主題詞+文字闡述的形式,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展現形式簡單,淺顯易懂。

          (三) “最惠”方面

          一是4個政策從項目落戶、建設、持續發展到上市階段,在財稅、人才、增長、創新、市場、投融資、場地、資金配套等方面給予企業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扶持,形成具備競爭力的政策組合拳;二是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廣州、武漢、成都等地的優惠政策,延長了扶持時間、加大了獎勵力度。我們期待這四個政策出來后,會有一個轟動效應,在全區能夠掀起一輪招商引資高潮。

          (四) “最特”方面

          4個政策聚焦產業發展的痛點和客商的關注點,結合新區發展的需求點,力求精準施策,彰顯了新區政策特色。具體體現如下:

          1.用足西部政策

          聚焦發揮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優勢,凡是在兩江新區設立,主營業務符合國家西部大開發鼓勵類產業目錄規定的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重獎重點項目

          聚焦招大引強,一是給予重點項目落戶獎。對落戶新區達到實繳注冊資本要求的總部、金融、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型的重點企業,最高分別給予5000萬、3000萬、1000萬元和500萬元的落戶扶持;二是給予重點項目經濟貢獻獎。對重點項目,按其地方經濟貢獻,制造業項目最高給予前五年100%、后五年50% 的連續10年扶持,總部項目最高給予80%的連續 5年扶持;金融機構給予80%、70%、60%、50%、50%的連續 5年扶持,科技型企業給予前三年100%、后三年50%的連續 6年扶持。其中,總部和金融企業5年政策期滿后,符合增長條件的,繼續按地方經濟貢獻的50%給予持續扶持。

          3.重獎高端人才

          聚焦招賢引智,一是獎勵人才引進。對新引進的制造業、總部、金融和科技型企業的高管和高技術人才給予5年的人才專項資金獎勵;二是獎勵股權收益。對高層次人才在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取得的股權分紅或股權轉讓收益,按新區地方經濟貢獻的50%給予獎勵;三是獎勵管理精英。對管理有方、企業增長迅速的高管團隊最高按其工資薪金所得對新區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的2倍給予獎勵;四是解決后顧之憂。優先辦理高端人才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常住戶口調動手續,推薦配偶就業,按就近原則安排其未成年子女入學。

          4.支持企業合作

          聚焦產業合作需求點,在股權投資、相互采購、融資租賃、產業互動等方面鼓勵企業相互合作。一是股權投資合作。對高成長性戰略新興企業,兩江新區管委會主導的股權投資基金可給予占股比例不超過20%、年限不超過“5+2”的股權投資扶持,通過股權投資解決企業資金問題;二是相互采購合作。鼓勵購買區內企業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機器人、3D打印、碳纖維、石墨烯等重點產品,每年最高獎勵200萬元,通過產業聯動獎勵幫助戰新企業開拓市場;三是融資租賃合作。鼓勵區內融資租賃公司按規定的扶持性費用標準向區內企業提供設備融資租賃,給予融資租賃公司3年每年不超過300萬的貼息;四是產業聯動合作。對結合新區主導制造業設立的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國內批發零售、國際貨物貿易、交易平臺、供應鏈一體化服務的平臺型運營總部以及新區制造業企業增設貿易功能的功能性總部和提升資源統籌配置能力的實體性地區總部,最高獎勵300萬元。

          5.構建創新生態

          聚焦創新能力和載體,一是獎勵高端研發機構。對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五年內最高獎勵7000萬元,對獲得國家級認定的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發機構最高獎勵500萬元,對在國(境)外設立獨立法人研發、市場等機構的科技型企業最高獎勵300萬元;二是獎勵產業聯盟。對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或行業協會每年補貼50萬元的運營經費,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牽頭單位補貼300萬元。三是補貼創新創業載體和入駐企業。對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給予租金、裝修、運營、培育獎勵等多項扶持,三年累計最高扶持金額達2000萬以上。同時,對符合條件的在孵企業每年最高扶持300萬元;四是鼓勵發明創造。對國內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每件分別資助10000元、2000元、1000元,獲得國外專利授權的每件最高資助20000元/件,單個企業每年專利補助最高可資助20萬元。

          6.解決企業融資

          聚焦科技型企業融資難問題,新區建立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制度,鼓勵開展信用貸款、股權質押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科技履約保證保險、產業鏈融資等科技金融服務。一是壞賬補償。對區內科技型企業利用專利、商標、版板等知識產權質貸款融資的,按不超過審定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壞帳本金損失的40%給予金融機構最高200萬元補償;二是貸款貼息。按人民銀行同期公布基準利率的50%給予每家企業最高3年、每年最高100萬元的貼息獎勵;三是擔保費和保險費補助。對提供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擔?;虮kU的擔?;虮kU公司給予不超過每筆貸款金額2%、單戶最高10萬元的擔保費和保險費補助。

          7.重獎企業上市

          聚焦企業發展壯大,在市級獎勵的基礎上,凡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等境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均獎勵500萬元、新三板成功掛牌的企業獎勵200萬元;企業在上市后遷入我區的,給予300萬元扶持。企業改制時追溯調整前3年利潤并補繳相應支出的,就相應支出形成的新區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給予全額扶持。

          8.加大資金配套

          對獲得國家和市級資金扶持的重點項目,分別按照國家、市級資助資金的100%和50%給予配套資金補助,單個項目最高可給予500萬元和300萬元的配套資金。

          9.補貼場地租金

          聚焦總部企業、金融機構和科技型企業的場地需求,對新引進的總部企業和金融機構租賃辦公用房的給予3年、每年最高300萬元的租金補貼,購置辦公用房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購房補貼;對新引進的科技型企業(或研發機構)給予3年、每年最高100萬元的租金補貼。

          (五)“最易”方面

          一是淺顯易懂。先進制造業、金融業、總部經濟、科技創新4個10條,在政策文字表述上避免了過于書面化,晦澀難懂,力爭做到文字淺顯、語言準確、通俗易懂。二是簡單易行。每個條款盡量減少前置條件,簡化兌現程序。政策公布后,將按照《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流程和時限進行申報、審核和兌現,目前管委會正在搭建財政資金網上申報系統,將于近期投入使用,屆時企業可以網上提交資料、查看進度,從企業提交成功到資金撥付到位不超過2個月可以完成。

          三、提高扶持的重點和標準,實現區域差異化發展

          為保持與重慶其他區縣差異發展、共同發展,4個政策框定了產業布局的重點、提高了項目扶持的門檻,力求避免與其他區縣形成盲目競爭。

          一是體現在產業發展重點的差異。兩江新區緊緊圍繞“打造內陸重要的戰略性新興制造業和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和成為落實新發展理念的示范區的目標定位,優惠政策緊扣311產業規劃,重點支持汽車、裝備、電子三大支柱產業、十大戰略新興制造業、十大戰略新興服務業以及大型總部、高端研發機構、創新孵化平臺等項目的引進和布局;二是體現在項目扶持門檻的提高。作為國家級新區、自貿區和中新示范項目的核心區,新區對項目準入和扶持門檻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加注重招大引強和彌補短板。

          1.落戶獎勵中,制造業項目要求一年內實繳注冊資本1000萬美元或5億元人民幣以上,科技型企業要求一年內實繳注冊資本200萬美元或1500萬元人民幣以上,實體性總部要求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人民幣以上; 

          2.研發機構獎勵中,側重支持世界500強企業、國內外行業領先的大企業集團、知名高校、國家重點科研院所新設立的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以及國家級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3.資金配套扶持方面,僅針對獲得國家產業扶持資金100萬元(含)以上和重慶市產業扶持資金50萬元(含)以上的重點項目。

          打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只是新區推動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工作中的一環,比政策環境更重要的是競爭力環境,包括市場、物流、生產配套、生活配套、要素成本、辦事效率等等。目前新區正進一步加快長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快功能現代、產業高端、總部集聚、生態宜居的國際性新城建設;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其“放管服”的力度也是空前的,不少是帶有創新性和探索性的,目的就是努力創造一流的營商環境,讓廣大投資者能夠在兩江新區獲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好收益。

          法国第一页在线观看,法国复古多毛视频,法国贵妇复古性XX,法国贵妇三级片在线
            <dfn id="gcme6"></dfn>
          <dfn id="gcme6"><i id="gcme6"></i></dfn>

          <span id="gcme6"></span>

            1. <dfn id="gcme6"></dfn>

            1. <noscript id="gcme6"><i id="gcme6"></i></noscript>